妊娠期的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和胎儿有何影响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90%以上会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一直被大家所关注。而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感染者都是成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5%左右的人可能转为慢性,而且又可能通过乙肝疫苗预防,因此被忽视。
妊娠期一旦患上急性乙型肝炎,不仅危害到妊娠母亲的健康,也可能影响到母亲腹中的胎儿。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健康有何影响?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6个月,平均3个月。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大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平均孕17周)。尽管妊娠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感染相似,但由于怀孕母亲的肝脏负担增加,黄疸往往较深,低白蛋白血症也比非妊娠期发病的患者明显,尤其发生在妊娠晚期,常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由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功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产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胎儿有何影响?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也给妊娠妇女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由于担心对胎儿的影响,一些患者因疾病在妊娠早期或中期中止妊娠。实际上,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不会引起胎儿畸形,但由于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发生胎儿死亡。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造成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后代感染。但妊娠不同时期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不同。在新生儿没有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出生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约10%;但妊娠晚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