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餐后血糖高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19-12-3158803次收听

语音内容:

餐后高血糖的治疗首先要从饮食方面着手,可以采用分餐制进行治疗,即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六餐,将原来每餐的间隔时间五到六小时调整为三小时左右。但是总热量摄入不能增加,分餐不能变为加餐。饮食调整对上班族不太容易实现,可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餐后血糖高的药物包括:
α-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削峰填谷,即降低餐后血糖,纠正餐前低血糖,必须随第一口碳水化合物一起服用才有效果,要其作用机制为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短效促胰岛素分泌剂:原来也叫餐时血糖调节剂,可以用来降低餐后高血糖,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双胍类: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较好,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如果胃肠道反应比较大的患者建议餐中或餐后服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22
血糖仪测血糖准确吗
应该说是相对准确的。诊断糖尿病要抽静脉血,抽静脉血测空腹血糖、测餐后血糖,血糖仪就是用来监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的。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和静脉比相差不超过15%,所以主要是用来得了糖尿病给监测血糖。血糖仪毕竟是监测血糖的仪器,误差15%之内也是允许的。比如测出来血糖是8mmol/L,15%可能是在9mmol/L或者是7mmol/L大概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个还是可以用的。而且糖尿病人应该要备血糖仪随时测定,有的人看看有没有糖尿病,测一下也可以粗略的筛查,但是绝对不能用于诊断。
02:22
血糖高能喝红枣豆浆吗
糖尿病人血糖高的,能不能喝红枣豆浆,这个问题要分析一下。糖尿病人喝豆浆没问题,豆浆里面主要是蛋白还有碳水化合物,其他都是水,磨出来以后豆浆浓一点稀一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喝豆浆。但红枣要注意看加多少红枣,糖尿病人直接吃枣一般是不主张的,如果为了调味一杯豆浆里面加了一个红枣的量就没什么关系,如果加了很多枣就不能喝了,所以红枣豆浆看是什么样的比例,好像红枣豆浆里面的枣不会太多的,如果是这种情况下,喝红枣豆浆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血糖高会出现手脚痒吗
临床上血糖升高的患者一般不会引起手脚痒等症状。如果出现手脚痒等临床表现往往提示存在着手癣和脚癣。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欠佳,可以引起真菌性的感染往往表现为手脚痒等临床症状。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时间控制不达标可以引起糖尿病皮肤病变,除了迎接手脚痒的脚癣和皮癣等症状外,还会引起皮肤的瘙痒不伴有皮疹,患者需要积极的控制血糖,积极的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逐渐满减,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血糖控制不达标,也可引起严重的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往往表现为皮肤的红色丘疹,伴有明显的瘙痒。患者因为瘙痒的症状较重往往皮肤有抓伤,严重者可以引起皮肤的感染,糖尿病患者需要平时做好血糖的管理,积极的控制血糖达标,避免出现糖尿病皮肤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对患者的生活影响。
语音时长 01:32

2021-04-20

102085次收听

血糖高能吃红薯吗
临床上血糖高的患者可以适量的进食红薯,红薯主要的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为人类的主要功能物质,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进食红薯可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红薯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的量相比谷物类的食物含量低,对血糖的影响小,红薯经过煮以后升糖指数升高,所以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进食量不宜过多,否则也会引起餐后血糖的升高。红薯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之外,还含有少量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脂肪,可以满足机体对相关营养元素的需求,其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可以改善患者的便秘,调节肠道菌群,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含有的少量的蛋白质可以补充机体的这种抵抗力,可以增加机体的修复能力。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易选择低升糖指数以及含碳水化合物量少的食物,所以血糖高的患者可以适量的进食红薯,但是进食量不宜过多,否则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37

2021-04-20

94006次收听

血糖和血酮正常值
临床上,血糖正常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6.1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每升为正常血糖水平;血酮正常范围为0.1到0.3毫摩尔每升之间。如果空腹血糖大于6.1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毫摩尔每升,为血糖升高,需注意复核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必要时完善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进一步判断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监测的酮体大于1.0毫摩尔每升,同时伴有血糖升高,波动在16.7到33.3毫摩尔每升之间,提示有糖尿病酮症,要积极给予调整降糖方案,多饮水,及时就诊于内分泌科。如果未及时就诊,监测的血酮体大于3.0毫摩尔每升,同时伴有血糖明显升高,提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较重,需及时就诊于内分泌科抢救治疗,以避免贻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34

2020-08-13

59739次收听

餐后两小时血糖11以下正常吗
临床上如果监测的餐后两小时血糖11毫摩尔每升以下,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是需要根据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具体的分析血糖的情况。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波动在7.8到11.1毫摩尔每升之间,说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高于正常人群的餐后血糖水平,提示存在糖耐量递减的可能,建议完善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进一步的判断血糖的情况。如果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两小时血糖仍然波动在7.8到11.1毫摩尔每升之间,称为糖耐量递减,为糖尿病前期。早期需要规范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减轻体重,做好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如果早期未注意上述的干预,有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当然,如果监测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每升,为正常餐后血糖水平,暂时不需特殊处理,需要定期监测餐后两小时血糖。
语音时长 01:27

2020-08-13

62866次收听

血糖高吃蜂蜜可以吗
因为蜂蜜当中的含糖量比较高,而且其中含有的大部分是人身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以及果糖,所以体内血糖水平较高的人最好不要吃蜂蜜。建议血糖高的人最好吃一些降糖效果较好的食物,比如黄瓜以及苦瓜等。
血糖的标准值是多少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血糖的标准值为3.9~6.1mmol/L,而孕妇的标准更严格一些,要求空腹血糖不超过5.1mmol/L。血糖值太高或太低,都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为3.9-7.8mmol/L,不过会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孕妇餐后2小时的血糖最高临界值较高一些,大约为8.5mmol/L。而如果此时血糖值发生异常,过低时就可能是低血糖症,较高时则一般说明存在有糖耐量减低的情况,还有可能是糖尿病。
02:35
空腹血糖正常值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数值是在三点九到六点一毫摩尔每升之间。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8到10小时未进食任何食物。这种情况下测得的血糖一般是采用静脉血来检测指标,反映人体的血糖,同时也能间接地反映β细胞功能。空腹血糖最好是在6到8点的时候采取,采血之前不要用降糖药物,保持空腹状态,空腹抽血时间不能太晚,比如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那么对血糖的真实水平也会造成影响。血糖值大于六点一毫摩尔每升而小于七点零毫摩尔每升,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七点零毫摩尔每升,就考虑糖尿病诊断;血糖低于了二点八毫摩尔每升,称之为低血糖。
02:30
餐前血糖比餐后血糖高该怎么办
通过服用药物同饮食控制综合因素来避免餐前血糖比餐后血糖高的情况。糖尿病患者,无论是一型还是二型糖尿病,往往出现餐后血糖比餐前血糖升高的现象,这和胰岛功能和摄入热量相关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如果服用了降糖药物,如阿卡波糖,像诺和龙等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时,可能会出现餐后血糖比餐前血糖降低的现象,同时要防止出现餐后低血糖。如果餐后血糖偏低,要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避免出现餐后低血糖。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
我们孕妇要求和一般的糖尿病人要求不一样,孕妇的话要求要高一些,要求孕妇空腹小于五点三毫摩尔每升,餐后一小时小于八点零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小于六点七毫摩尔每升。如果高于这个值,我们就通过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控制,饮食仍然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还有孕周来制定饮食计划,每天总量固定。可以根据孕妇的特点分餐,少吃多餐,主食分1/3,在两餐之间可以加一点水果,另外就是餐后半小时可以漫步走半小时,可以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仍然没有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加用胰岛素降血糖,比如说速效胰岛素,诺和锐可以用于孕妇的一个降血糖的药物,那么在孕妇期我们只能用胰岛素降血糖,其他的口服降糖药在中国还没有纳入降血糖的标准。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09

53491次收听

血糖范围多少正常
血糖范围如果是在空腹的情况下,在3.29~6.16mmol/l之间是比较正常的。,在吃完饭后身体的血糖值会有所上升,一般情况下是在4.4~7.8mmol/l之间,最高是不能够超过11.1mmol/l的,否则则可以称之为高血糖,如果正常值低于该范围,则可以称之为低血糖。
02:34
孕妇血糖正常值
孕妇血糖的正常值标准制定与普通人群略有区别,其孕妇的空腹血糖应该是小于5。1毫摩尔每升。如果超过5。1毫摩尔每升,要怀疑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需要对孕妇进行随访。进餐以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血糖应该最高。而在餐后两个小时左右,血糖一般恢复到空腹水平,其也要低于7。8毫摩尔每升。但是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3。3毫摩尔每升,而且小于7。8毫摩尔每升,都算正常范围。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因此孕妇应在保证自己和胎儿的身体需求下,合理饮食。
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药物刺激、缺乏运动、糖尿病等,需要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