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身体老感觉累疲惫老是困乏原因

发布时间:2021-07-0993848次收听

语音内容:

身体总是感觉到疲乏、无力、劳累、休息不过来,这种情况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主要常见于一些甲状腺的疾病,像甲状腺的功能减退,甲状腺的炎症,桥本氏甲状腺炎等,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甲状腺一些炎症性疾病,时间一久就会出现甲状腺的功能减退,也就是说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的功能下降,甲状腺素事关我们身体的能量代谢,甲减的时候就会出现疲劳、疲乏无力、四肢的发凉,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就是贫血,无论是缺铁性的贫血,还是其他的像叶酸等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还是因为慢性出血引起的贫血,还是一些脾胃的功能下降,铁的吸收障碍,或者是骨髓异常,造血功能下降,出现了贫血。总之,贫血的时候就会出现疲乏无力、睡觉不安稳,还有心悸、心慌、记忆力下降,贫血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再就是一些血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也会出现这种症状。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或者是绝对不足,或者是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延迟,也就是成人的二型糖尿病,这种情况因为血糖的代谢障碍,胰岛素的不足或者相对不足,影响能量代谢出现障碍,这时候身体也是总感觉到特别疲乏,休息不过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2
肝肾阴虚吃什么中成药
肝肾阴虚可以服用坤宝丸等中成药,对调理肝肾阴虚的症状有不错的效果。坤宝丸由枸杞子、地黄、酸枣仁、珍珠母、石斛、麦冬、南沙参、当归等23味中药材配伍组成。方中的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地黄甘重于苦,质润甘滋,苦寒清泄。入心、肝经,清热凉血而除烦止血;入肾经,滋阴生津。全方配伍具有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作用,对缓解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心烦易怒等肝肾阴虚症状,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
03:34
湿气重,祛湿气的好办法有哪些
如果体内湿气重,要祛湿气,就要进行综合的调理。一、居住的环境要避免潮湿、阴冷,要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二、多吃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吃油腻、过甜、过冷的食物三、加强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四、健脾,可选择较方便,使用安全的中成药,如参苓健脾胃颗粒。五、拔罐。祛湿的效果较理想,也无副作用。六、刮痧。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身体散热、祛湿。七、热水泡脚。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01:44
手脚冰凉会影响生育吗
手脚冰凉一般不会影响生育,肾阳虚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生育。手脚冰凉往往是一种肾阳虚的表现,应该及时的治疗。治疗肾阳虚的方法包括服用温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或做艾灸,艾灸足三里、肾俞、命门等穴位治疗肾阳虚效果还是不错的。同时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不要整天坐在家里,可以练练太极拳,慢跑、散步等等,坚持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运动,这些症状是会缓解的。
女性晚上睡觉脚底发烫原因
女性患者或者男性患者,晚上睡觉的时候有脚底板发烫、发热的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经常见着有些患者,晚上睡觉的时候手脚,尤其是脚一定要放到被子外面,即便是在很冷的冬天,脚一定要是放在外边,甚至手心觉得总是抓着一个凉的东西,像金属的物件感觉很舒服,都是属于中医说的五心烦热情况,手心、脚心发烫、发热。中医认为导致的原因是阴虚、内热,只是女性身体结构的生理功能特点,因为具有妊娠、分娩功能,所以就更容易出现肝血不足的情况,就更容易出现血虚的情况。因此出现血虚以后就会出现阴虚,阴血不足,相对的阳气亢盛,阳本身就是温热作用,因此阴分不足或者阴血不足的时候,肝阳、虚阳亢盛的时候,阴虚阳亢这种状态就会出现脚底板的发烫。女性患者更容易有这种症状,但是并不是说男性的患者不会出现这些症状,男性患者同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肝肾阴虚或者阴虚内热的情况。另外,像身体有湿热的情况,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规律,长期的饮酒,油腻的东西吃得过多,或者是寒凉的东西吃太多,时间久了以后身体出现了湿邪内停,湿邪日久化热就产生湿热,因为湿就是水的意思,湿热向下流就会流到脚心,就会出现脚地板发烫的现象。
语音时长 02:30

2021-07-09

97892次收听

02:09
肾阴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肾阴虚常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男子会有遗精、早泄等症状,女子兼见经少或经闭、崩漏等症状。肾阴虚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滋补肾阴为主要治疗方法,常见的药物有人参固本口服液、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其中人参固本口服液对于肾阴虚引起的骨蒸潮热、腰酸腿软、耳鸣耳聋等症状有明显改善。另外,肾阴虚患者除了通过药物调理改善症状外,生活中也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节制房事等。
身体湿气重怎么除湿气
身体湿气重主要是因为我们日常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贪凉饮冷、不爱运动,睡眠不足,通过调整人的生活习惯,是可以改善人体湿气重的症状,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缓慢,还需要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调理。第一,用葱、姜、蒜,它们在为我们生活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家里煮一碗热的姜汤,姜汤能将体内的湿气发散出来,待到全身发汗以后,湿气重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第二,药物泡脚祛湿。在自己的泡脚水里放一些艾草,有助于体内祛除湿气。因为艾草具有很强的驱寒的作用,使用艾草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令体内的湿气、寒气尽快排出体外。第三,食疗祛湿。可以用一些赤小豆,薏米等食物做成一些粥,祛湿效果也是不错的。赤小豆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8

2020-01-14

55761次收听

全身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是中医用来调理身体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而且根据使用的部位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全身艾灸会有诸多的好处与功效。不仅能够改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体内湿气的问题。对于正常人来说也能够达到缓解腰部疼痛的目的。
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重可能会出现消化道问题、食欲减退、四肢倦怠、皮肤病、嗜睡、肌肉酸痛的症状。一、消化道的表现,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餐后的饱胀不适,舌苔白厚,还有大便的溏滞不爽。二、湿气重的人会表现为食欲的减退。三、很多的病人因为湿气的过重,会出现四肢的倦怠。四、湿气过重的病人还会出现一些除了消化道以外的症状,比如皮肤病,包括湿疹、荨麻疹等。五、湿气重还会出现嗜睡,肌肉酸痛的症状。这些都是湿气重的临床症状,除此以外,潮湿的天气还会让人的精神不振,恶心呕吐,也是湿热内蕴导致的。湿气重一般表现在消化道和皮肤病的症状上。所以,湿气重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是外湿还是内湿,针对病因才能更好的预防。
语音时长 01:16

2019-07-12

56613次收听

01:54
额头长痘是什么原因
额头长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是由于火盛,一般是辛辣燥热食物或者情绪障碍引起排便不畅,火气上攻所引起,患者应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调整心态。第二个方面是休息不好,患者休息不好、熬夜,会出现功能下降、内分泌比较旺盛,此时皮肤处预支状态,排泄不畅,因此容易起痘。此时患者应保持水分的正常排泄,心情舒畅。第三个方面是皮肤干的患者皮肤排泄不畅或油性皮肤分泌旺盛,这种患者本身也会容易导致青春痘,患者平时要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运动,保持汗腺排泄通畅,才能防止额头长痘。
吃什么补肾
补肾从两个方面讲,一从药物的角度去讲,常用的中成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补肾这里面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对于肾阴虚,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可以选择桂附地黄丸,这一点不能搞混,对于肾阳虚的人,不能用补阴的六味地黄丸,肾阴虚不能用桂附地黄丸。这是常见的中成药方面需要注意的。药食两用,对于药补方面,药补不如食补,对于食补方面有很多有补肾作用的食物,比如枸杞、莲子、山药这一类的药,都有补肾的作用。我们在平常的饮食当中可以兼顾这样的药,当发现有肾虚的时候,多加一点山药、莲子、枸杞这样的一些药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17

2019-06-06

69091次收听

排病反应是怎么回事
排病反应古人称作瞑眩反应,这是中医学对人体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的一种反应的认识,又称排毒反应,是身体激发自愈力,逐渐把病邪驱逐出人体的过程,当身体自愈力被激发、正邪交争的过程中有反应,在这时毒气要从深层次往表层去排,在这个排的过程中身体原来深藏在里面的不舒服会表现在表面。这时以前看不见的东西,现在能感受到或看到了,可能跟最开始求治的症状不一样,这是身体内的病邪在往体表排的一个表现,这个反应往往出现在治疗疾病的初期,持续比较短暂,经过这个阶段后,病人的病情会有一个很好的扭转,所以不要太过于担心,这个排病期过去后病人会感觉到身体有一个很好的变化。
语音时长 02:07

2018-12-27

58999次收听

桑树叶的作用
桑树叶是桑树的叶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食用植物。桑树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比如清热解毒、补血生津、降压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氧化作用等。具体分析如下:
远志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一般有改善消化、安定心神、消散痈肿、开窍益智、祛痰清肺等,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远志。具体分析如下:
麦冬的功效
麦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为人们不断的带来健康上的帮助。成为许多关注的一种良药,麦冬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地方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糖尿病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给人们提供了不少的帮助,是个帮助你健康痊愈的好帮手。
蝼蛄的功效与作用
一种中草药往往具备很多功效与作用,但是每一种中草药都有自己独特的用法。比如说蝼蛄,中草药蝼蛄的主治功能是利水,蝼蛄的选方和配伍也可以治疗很多其他类型的疾病。那蝼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