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来说,每个月都有几天和自己的老朋友早晚交往,很多人感到疼痛、烦躁、麻烦等,但月经不仅是麻烦,还有助于女性识别体质,了解身体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烹饪方法。
月经不干净的肾气
健康的女性一般到14岁左右才会出现月经,几十年后也会伴随月经。在某种程度上,月经是反映女性身体状况的镜子,月经异常的话,意味着身体会发出警报。因此,月经发生变化,女性决不能疏忽。
以前,月经被称为月事月信,黄帝内经说:女二七天龟到,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下,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龟竭,正宗不通,故形坏,无子。”换句话说,月经来潮是由于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而起。只有脏腑功能正常,血气和谐,月经才能按计划来潮反而表明身体有问题。中医认为月经与肾气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肾气不是肾脏,而是代表功能。肾气虚表明肾系统功能失调或不足,影响冲任二脉,月经不调。
人们常说的月经不调周期异常、生理日异常、生理量异常三类。正常月经应隔28天,提前或延迟不超过1周。如果分隔时间过短,称为月经前期,过长称为月经后期。生理日异常主要是生理日延长,正常的月经持续3~7天,超过7天是生理日延长。月经过多或过少可能会导致气血不调。通常,少量的月经会伴随月经的缩短。临床认证多以月经期、量、色、质、症状等综合考虑。月经只是颜色不对,生理日和生理量都没问题的话,就不必担心了。
周期多为过劳
2次月经的间隔时间总是不到21天或超过35天,或者间隔时间不定,表明身体需要调整。
月经周期不足21天,由肾虚、气虚、血热引起,临床上阴虚最常见。过度劳累和饮食失节最容易受伤,月经提前来。血热者的血流加快,生理日也有可能提前。除了天生体质之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也会加重血热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由于气滞、血瘀、痰湿,冲脉任脉受阻,月经不畅,经期延迟。其根源是肾虚引起的精血不足最常见,调养时应注意补充肾精血,如枸杞、山药、黑木耳等。月经不定期是肾虚和肝郁引起的,两者经常夹杂,有时偏重。
一般来说,血热者应注意少吃辛辣食物的寒凝血瘀者应保温防寒肝郁气滞者与情志有关,应注意缓解压力。
量少腹凉,保暖为上
一般月经出血量为20-60ml,月经量少于20ml,月经量少于60ml,月经量多。据卫生巾的使用量估计,生理日整体不得超过20张。经量减少源于肾虚所致的精血不足,如身体存在血瘀或气滞问题,还会加重症状。一般来说,经量少以虚证为多,实证较少。受凉、房劳多度、大病初愈等都可能导致经量减少。针对不同情况,除补肾虚外,还应适度调整生活状态,如控制房事,通过适度运动锻炼、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等。
肾虚不止一种。如果你觉得下腹很冷,怕冷,可能是肾阳虚。你应该做好保暖工作,尽量避免冷食。如果你觉得口干咽燥,五心烦躁,你可能是肾阴虚。你应该少吃辛辣的食物和和平的情绪。
经量过多可能与气虚血热有关。气虚不能摄取血液,血热迫使血液妄行,经量容易增加。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状况,经量多的调整方式各不相同,常用药物有白芍、槐花等。出血量过大或血崩时,应考虑子宫肌瘤、血液病等原因。
经期疼痛活血化瘀
月经来潮时,经常会伴随各种身体不适,其中以疼痛最多见,比如肚子疼、腰疼等。不同疼痛位置和类型,通常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腹痛是痛经最典型的表现,这是血气不和引起的,除了感到疼痛之外,还有小腹膨胀的感觉。每个人的疼痛阈值不同,如果觉得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必担心,相反要注意。中医说,不通则痛,痛经的原理也在这里。如果有膨胀感,表示气滞的刺痛明显,多为血瘀的绞痛,可能是寒冷引起的血瘀。对付痛经,中医多采用桃仁、红花、无药等活血化瘀处方。其中,无药兼具止痛作用,效果可能比前两者好。确认是气滞引起的,有些人可以服用逍遥丸。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状况引起的生理痛,都应该先和中医师商量再证明药物,不能自己随便使用。
另一种常见症状是腰痛。月经期间腰痛可能与肾虚血瘀有关。此时,建议在补肾的基础上用活血化瘀来缓解不适,如山楂、玫瑰等中药代茶饮用。
很多女性每到痛经时就吃止疼药来解决,这对身体很不好。痛经时,建议用生姜红糖煮水喝,注意多休息,避免焦虑、愤怒、愤怒等感情,不要贪婪。中药烹饪也要坚持一定的周期,一般3个月以上才有效,不要随意中断烹饪。
血黑有块,叶泡脚
中医认为,正常月经颜色深红,不厚,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月经初期,颜色变淡,中期颜色变深,变暗变红,生理日结束前,颜色可能会再次变淡。
但中期颜色过淡,质地薄,应考虑虚证的可能性,常见用方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月经颜色暗黑,有血块,多与血瘀有关,可以试试局部热敷,用红花和叶子浸泡脚。月经的颜色一直是红色的,也要注意。这表明体内有热的可能性,不要吃鸡、羊等肉类,适当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热润燥品。临床上,月经颜色应与生理日、生理量等综合考虑,根据体质特征进行鉴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