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对很多年轻的骨科医生而言,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个比较陌生的专业词,的确这种病在中国并不多了,现存都是20岁以上的人,其治疗似乎只有少数的专业人士胜任,病人求诊不知所就。小儿麻痹后遗症俗称婴儿瘫,这种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因此,其学名应该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隐性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源)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常见,而明显发病者少见;即使在流行时,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仍然超过100:1。由于这种病毒总是侵害脊髓的前角,这个部位切片显示为灰色,因此得名。发病的人群局限于3个月到3岁的儿童,因此,可以解释,很多患者坚持自己的瘫痪是天生的,其实是在3个月时,等会走路后家长才注意,因此,认为小孩是天生的瘫痪。
一般认为,瘫痪性病变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热带)少见,但近来对跛行残疾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发病率达到美国接种疫苗以前的高峰发病年份。这些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很差,病毒传播广泛,终年发病,因而小儿在生后几年内就获得感染和免疫,而不发生大流行。在中国,虽然宣称脊髓灰质炎已经绝迹,但实际上,很多地区疫苗的安全性值得推敲,就像现在山西和江苏的疫苗问题一样,而民工兄弟的流动性又大,孩子的预防针和疫苗服用难免有遗漏,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国内,个别地区实际仍存留有散发的例。此外,与该病毒类似的很多胃肠道病毒,也可造成相似的并发症,这些现象,都提醒医生,该病并非真正彻底绝技。
瘫痪病例中,90%以上发生于5岁以前。相比之下,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好的经济发达国家,感染的年龄往往推迟,许多年长儿和青年人仍然是易感者,夏季流行在年长小儿中越来越多。在工业化国家,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脊髓灰质炎目前已基本消灭。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已经为时不远。
小儿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侵害得了病,就叫小儿麻痹后遗症,如果最后病治好了,患儿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就不能叫小儿麻痹后遗症;只有得病后患儿没有完全恢复,而留下了后遗症,才能叫小儿麻痹后遗症。
比如小儿患病后肢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畸形、两下肢一长一短,行走困难等。一般来说在患儿发病两年以后,又有后遗症才能称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其治疗有一整套的方案。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肌腱转位术,一类是截骨矫形手术。两者也可以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