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胃热胃火旺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18-03-3057189次浏览

饮食不良是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的,尤其是胃火旺,因为这样会让人口气不好,还经常便秘,有时候肚子还会痛,真的很难受。那么肠胃热胃火旺怎么调理呢?首先当然是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更加重视饮食,最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预防。

如果仅仅是胃火旺,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调理治疗,平时也是需要保证营养需求。牛黄清胃丸这个药物对于调理胃火旺的效果是很不错的,而同时也是要好好的调理治疗的,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

同时预防肠胃炎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应注意防止食物污染,防止感染病菌,并应注意避免刺激性饮食影响胃肠道功能。首先对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要根据个人条件、原有的饮食习惯和季节选择,避免进食过量,尤其不应嗜酒。而且瓜果表皮带有细菌、虫卵和化学农药,所以在吃前必须用清水反复冲洗数次再吃。凡能削皮的瓜果,应削皮后再吃,否则易发生农药积蓄中毒。

现在通过上面小编的介绍,大家对肠胃热胃火旺怎么调理这个问题应该十分明了了,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大家平时要生活的规律,还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争强体质,同时避免烟酒的刺激,饮食最好要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更要多喝水,尽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关推荐

02:00
上火会引起发烧吗
上火不会引起发烧。发烧是民间的说法,官方语言叫发热,他的体温高于37.3℃叫发热,也就是俗称的发烧。上火只是人体内局部代谢增快,火气往上冲,比如说眼睛红、口腔溃疡,鼻子里面发热、流血、牙龈肿痛等等。上火的时候,人体只会出现有限范围内的波动,也就是说人体的体温不会超过37.3℃。上火只是人体热量出现不均衡的状态,但是人体整体代谢不会加快,它只是人体代谢不均衡的一个表现,所以上火不会引起发烧。
哺乳期上火怎么治疗
哺乳期一般不建议盲目用药以免对宝宝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母亲如果喝药也会通过乳汁去影响宝宝的,如果出现上火的症状,首选生活起居的调整,比如可以多吃青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同时多喝水,在食物中要选一些既富有营养又不过于油腻的食物,可以多选一些瘦肉、鲫鱼、排骨用来煲汤,这样多进食汤汤水水又增加了营养又补充了乳汁。同时要避免吃太多的油炸食物,一些含脂肪比较多的,避免吃火锅等辛辣的食品,因为这些辛辣刺激的食物除了使产妇上火,还会通过乳汁导致婴儿上火症状的发生,同时也尽量避免生冷的食物,因为生冷的食物可能会造成产妇的胃肠消化功能不良。同时还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锻炼,比如做一些瑜伽、散步,这些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还有如果上火症状比较明显可以配合针灸治疗,通过针灸的调理,又能够改善上火症状又不至于影响哺乳。如果经过这些调理症状仍没有改善就需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要注意很多药物都是通过乳汁分泌的,所以要咨询医生,既要祛火又不要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57

2021-07-09

96266次收听

体内上火症状有什么
比较严重的症状,通常比较急,又比较重。从中医来讲这个是实症,这种上火可能会出现什么,可能会出现发烧,一般这种发烧的体温都比较高,一般都会高于38℃的,会有比较严重的咽喉肿痛,比如急性的咽炎,或者是化脓性的扁桃腺炎,咽喉疼痛比较重的,甚至于吞咽都困难,甚至于连水都喝不进去,极端情况下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可能会有咳嗽、黄痰。按照西医的如果去检查,可能就会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的情况,会有衄血的情况,也就是鼻子出血。还有如果因为饮食不节制导致的上火,胃火比较旺盛,病人除了口燥、咽干以后,可能还会见到恶心、呕吐,会有口臭、腹泻或者是便秘,呕吐物或者是腹泻的排泄物,都是味比较大,比较酸臭的。上火比较重,还可能表现在有痤疮,比如反复发作的疖肿,还有一些严重的皮肤病,像带状疱疹、湿疹、牛皮癣都跟上火有关系,最严重的情况,比如心肝火旺的,可能会有中风和心梗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8

2021-06-25

78024次收听

02:27
秋天上火了吃什么降火
秋天上火多是火和燥邪相兼为患,出现一些干和火的表现。所以秋天要多吃一些具有凉润滋养、清肺润肺的食品,或者是药品,像琵琶、梨、荸荠、山竹、甘蔗、百合、银耳、苦瓜、苦菜、苦菊、金银花、菊花、金莲花、牛蒡子、芦根、竹叶等等,还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另外秋天要尽量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品,像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煎炸食品、巧克力等等,还有一般秋天不主张进补,所以一些喜欢吃补品的人,尽量在冬天食用,秋天尽量少用。
02:11
嘴上火吃什么药
嘴上火,一般指的是嘴角起泡或者长口疮、舌头上长口疮、嘴边上长口疮,从中医角度说,长口疮一般称为口舌生疮,口舌生疮主要表现为一种虚火上炎的情况,胃火上炎可以导致口舌的生疮,心火上炎亦可以导致,吃药会吃清热解毒、滋阴去火的药物,如有一种中药叫莲子心,把莲子心和冰糖一起泡水饮用,是可以去除心火,治疗口舌生疮的。还有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黄连、黄柏等中药,对于胃火、心火,甚至于肺火,有清热的作用,所以出现嘴上生疮上火的时候,可以把上述中药泡水饮用。
嘴里面起水泡怎么办
嘴里面起水泡和不当饮食引起的上火有关系,因此要合理搭配日常饮食,多喝些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果。如果是缺乏维生素B造成的,要积极补充维生素B。如果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02:36
胃火大嘴苦怎么办
胃火大嘴苦,我们主要是从饮食、睡眠、生活方式等方面做一些调整。第一,少吃一些引起上火的食物,比方火锅、这种油煎的、油炸的东西;第二,生活方面多喝白开水,保证充足的水摄入也是很关键,所谓的水火不容,如果胃火大、嘴苦,喝充足的水后也有助于降火,治疗口干也是非常有效;第三,减少熬夜或者保证八个小时以上的深度睡眠也有助于减轻或者缓解胃火大、嘴苦的症状;第四,中医有比较擅长的降火清火或者说清胃火的、治疗嘴苦的药物,可以治疗胃火大、嘴苦,甚至肝胃火旺的症状。
吃麦片上火吗
麦片上火吗?麦片近些年来是大家早餐桌上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会把它泡在果汁里,或者泡在牛奶里。麦片它的制作工艺,包括它的成品偏干,就决定了它需要更多的水分来中和,从这个角度说,麦片是可以让人上火的。那么上火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舌头上长疮、口舌生疮、小便偏黄、大便偏干,这些都是上火的表现。上火是火邪、热邪对人体的反应,因此,喝麦片、吃麦片有可能会引起我们上火。因此吃了麦片一定要多喝水,来促进这个麦片的吸收,中合麦片这种火的性质。但是麦片吃多了又会有一种饱腹感,有这种饱腹感会影响我们的胃口,让我们大家不爱吃东西,所以麦片适可而止,吃点没问题,吃多了,影响我们吃东西、脾胃功能、消化吸收,那么对人体反而是得不偿失。因此麦片既容易上火,还会影响脾胃功能,大家吃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每天早上吃一点可以,晚上或者中午就不用吃了。
语音时长 01:34

2019-11-22

60035次收听

02:07
嘴里上火起泡怎么办
嘴里上火起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戒掉辛辣、油腻、上火的食物;第二,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三,要多喝水,而且可以喝一些清凉的饮料,比如菊花茶、金银花、板蓝根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第四,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开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比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可以用一些局部应用的药喷在嘴里上火起泡的地方,比如锡类散或者金喉健;第五,吃维生素C、维生素B2也能够帮助症状的缓解。
嗓子痛吃什么
在患者出现喉咙痛的时候,其中冰糖雪梨、肉饼汤、银耳莲子粥等就对嗓子痛效果很好。患者还可以多喝温开水及可以清火的茶水,诸如:菊花、金银花、胖大海等饮料,而寒凉的蔬菜、水果,诸如梨、苹果、香蕉等也是患者很好的选择,而荔枝、龙眼、榴莲这些水果就易上火,那么就不要碰了。
午后潮热是什么意思
午后潮热是指在午后突然出现的体热,如同潮水一般,来去匆匆。常见于便秘、大便干结、腹部胀满、疼痛等有实热的人群,治疗手段以肠道疏通为主。如果是阴虚内热造成的,常表现为多汗、口干、咽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虚热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04

2018-09-29

67955次收听

吃鱼上火吗
中医理论"鱼生火肉生痰",它是说,鱼的湿气很重,湿气会助火气,因此,如果你上火了就少吃一些鱼,如果你经常上火的话那可能是脾湿和肾虚造成的虚火,不要急于降火,你越吃降火的食物或药物身体就越虚,火气就越大,要好好的调理一下身体才行,只要身体内阳阳平衡了,人的身体就不会那么容易上火了。
哺乳期上火食疗方法有哪些呢
新妈妈产后气血两虚,饮食不当或受天气影响容易上火,大体而言,人们上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类别,在哺乳期上火的母亲要知道自己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才能更好地治疗。
上火严重怎么办
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上火的情况,上火临床表现有重有轻,最常见的表现有面红耳赤、口苦燥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牙龈出血等,上火严重怎么办?上火吃什么?上火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吃太多辛辣食物、压力过大引起的,对症下药即可快速痊愈。
喝啤酒上火吗
啤酒是很多人夏季常备的饮品,具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啤酒虽然酒精度数不高,但也是一种酒精类饮料,很多人饮用啤酒后,便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水液脱失的表现。啤酒里含有的麦芽度及酒精度,会增加液体的浓稠度,所以身体在消化过程中是需要更多的液体去稀释它,才不会造成水液脱失的感觉。平时我们常把啤酒当成一种清凉饮料去饮用,饮用后会造成水液脱失,从而诱发潮红发热、口舌干燥等上火的症状。临床上不建议饮用啤酒,尤其是水湿寒湿的人群,虽然啤酒有液体面包之称,但是啤酒的酒精浓度不高,而且还容易造成水液脱失,从而会引起人体生湿、生痰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0

2018-03-30

6403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