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液疾病的组成

发布时间:2018-08-1552321次浏览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

44401105.jpg

血液系统的成分很多,任何血液系统成分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称之为血液病。
  红细胞系统: 占据了血液成分的50%左右,红细胞疾病可以包括各种原因的贫血,红细胞增多,其他疾病累及到红细胞系统等。其中的疾病常见的有:
  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发病率高,有时诊断困难,但如果明确后,通过恰当的治疗,往往效果很好。
  溶血性贫血:数十种,包括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有些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到达很好的疗效,有些则诊断十分困难,且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骨髓衰竭性疾病:包括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其中常见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先天性的容易出现恶性转化,后天获得性有些可以通过治疗达到很好的疗效。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卟啉病、各种中毒性贫血相对少见,其他疾病也可导致贫血性疾病(如肾性贫血、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由于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又称为慢性病贫血,是一种很常见的贫血,治疗上往往要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白细胞疾病:由于白细胞的种类最多,因此,白细胞疾病是种类最多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其中大部分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于这些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去年美国FDA批准的10大肿瘤领域新药中,血液肿瘤新药占据6成,足显其火爆。
  白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急性、慢性)、恶性淋巴瘤(又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白细胞种类较多,几乎所有的白细胞都可以发生恶变。白细胞的恶变发生在骨髓为主的,称为白血病,但有时,恶变的粒细胞也可以在骨髓外首次发现,成为绿色瘤;骨髓外淋巴组织发生的恶性改变,称为淋巴瘤,但淋巴瘤也可以侵犯到骨髓,如果淋巴瘤细胞在骨髓中比例到达20% 以上,就称为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系统的病变,称为浆细胞性疾病。白细胞中的组织细胞、郎格罕氏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等也可以发生各种病变,从而衍生出我们现在新命名的疾病。这些疾病发病率低,治疗经验少,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国内有些医院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白细胞疾病除了恶性以外,有些可以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在病程中,有些保持着良性,有些则后期向恶性转变。比如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是指骨髓中髓系系统过度增殖性的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呈现慢性病程,又具有各自特点,有时,不同疾病间又存在交叉及转化,这些疾病很多在晚期还可以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所以现在统称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系统也呈现类似特点,比如一些淋巴增殖性疾病,可以呈现较为良性和惰性的特点,有些甚至就是以免疫系统疾病的表现为特点,或没有任何症状,在疾病的后期,有些可以转变为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浆细胞疾病同样呈现了从无症状(如无症状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等)、到慢性表现(如淀粉样变、轻链沉积病等)、侵袭性表现(如多发性骨髓瘤等)甚至高度恶性(如浆细胞白血病等)的复杂特点。有时在同一患者上可以看到疾病的不同阶段的特征。此外,很多情况下,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证据又不充分,导致诊断困难,无法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即使经过最权威的专业医生或专家组讨论,仍无法得出结论,这是血液系统疾病往往为疑难病的原因之一。
  白细胞系统还有一些良性疾病和罕见疾病,如单纯的白细胞减少,戈谢病、尼曼皮克病等。
  血小板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血和血栓形成。可以包括血小板的增多和减少,病因非常复杂。
  血液系统疾病还有一大类是出凝血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成分的异常所致,它可以是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纯的凝血因子异常,由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疾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的地方,常常一起被研究。出凝血疾病也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新的方法和药物层出不穷。
  值得注意的是,血液系统是一个整体,上述划分只是为了分类需要,实际上,对某一个患者,即使是单一的某种血液疾病,也可以存在多系统异常。一旦出现了血液系统任一成分的异常,应及时就诊血液科。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疾病最开始时,血液系统的成分都很正常,而以其他表现为主,如发热, 淋巴结、脏器肿大或器官受累的表现,而最终确诊为血液病。所以,经过初诊医生的诊断,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也需要找血液科医生诊治。血液科所谓“小门诊、大病房”,指的是血液病往往临床表现以非血液学改变为主,常由其他科室转诊而来,故门诊病人较少,而病房病人却很多。
  血液系统疾病的种类远远高于上述所提到的疾病,由于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纳入血液疾病范畴的疾病越来越多,由于大部分血液疾病比较疑难,当怀疑血液疾病时,需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

相关推荐

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参与凝血止血的过程。血浆纤维蛋白原如果升高可能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高凝状态的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败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活动期,都可能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二,各种炎症、脓毒血症、感染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此时也会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风湿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慢性升高。第四,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化疗以后的反应。第五,外伤、烧伤以后,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也会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现象。第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的病因不同,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些人虽然血浆纤维蛋白偏高,但是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但是有些情况下原发病会造成一系列症状,如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就会有胸前压榨性疼痛、甚至出现晕厥、血压下降等表现;脑血栓引起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会有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甚至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6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可能有纤维蛋白原增高的趋势,这是造成一些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 02:42

2021-12-30

86659次收听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是怎么回事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即MCHC,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内含有的全部血红蛋白量总和,正常范围是正常范围是27-34pg高于34pg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通俗的理解就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含有的血红蛋白量高了,此时可能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增多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红细胞体积变大引起的。第一,红细胞数量增多了,平均血红蛋白量就会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缺氧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此外就是久居高原的居民,高原反应造成代偿性红细胞数量增加。第二,红细胞体积变大后导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造血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的,红细胞核内DNA合成障碍,细胞核增大,红细胞体积增大,但是在细胞质中血红蛋白的合成不受影响,所以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量就相对增多,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就会偏高。第三,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如果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同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升高的情况,可能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去血液科检查来明确,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基因学检测等来诊断病因,确诊病因积极进行药物干预。
语音时长 02:22

2021-12-30

87075次收听

单核细胞偏低什么征兆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分类中的一种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是免疫防御的重要白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为3%-8%,单核细胞计数减少时,需要结合其他白细胞的计数情况来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不能孤立的来看单核细胞一个指标的变化。血常规检查中单核细胞偏低一般都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或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果合并中性粒细胞增多,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时淋巴细胞一般是下降的;如果单核细胞减少合并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此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能变化不大,也可能有所下降。如果单核细胞偏低,同时伴有其他白细胞计数的异常,红细胞或者血小板的异常等,还需要考虑有无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例如白血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增高,单核细胞明显下降;再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下,单核细胞和其他所有的血细胞计数都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时,需要在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如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核型和染色体检查等,明确病因诊断。在临床上单核细胞增多有诊断意义,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肺炎等;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病变,如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语音时长 02:18

2021-12-30

89483次收听

02:36
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是什么原因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急性炎症反应,当各种病原菌侵入人体引起急性感染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就会明显升高,包括细菌感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等,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很高,急性炎症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感染后48小时内可达高峰,随着体内炎症的逐渐消退、超敏C反应蛋白会快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比较大,但是病毒感染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不太明显。第二,可见于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急性发作期可以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第三,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还见于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中度以上程度的升高。第四,可见于一些严重的创伤、损伤等应激状态。如重症胰腺炎、烧伤、大手术等后,发生急性心梗或者脑梗等,机体有严重组织创伤、坏死的情况,会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可以用于鉴别一些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监测的一项指标。C反应蛋白需要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起来综合判断,对于确诊炎症的类别有一定帮助。
01:37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构成机体免疫屏障的重要细胞之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50%~75%。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此外,一些继发的血液系统疾病、急慢性白血病、炎症状态及应激状态也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放化疗所导致的白细胞损伤。此外,一些肝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其他系统疾病,长期慢性疾病,也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02:55
血常规白细胞偏高一点点怎么办
血常规偏高一点点,通过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以后的复查,如果恢复正常,说明问题是暂时性的,不需要过多关注。如果持续增多,再做深入的检查。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到10×10^9/L,超过了10×10^9/L,就是偏高了。白细胞里面包括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还有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再有可能有异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轻度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偏高,可能是自身病毒感染,或周围朋友、家人有上呼吸道感染。单核细胞轻度增多,也反映了病毒感染。
02:48
血小板多长时间内输完
血小板的存活时间比较短,所以不能在太长时间内输注结束,一般的输注时间是半个小时左右。如果病人身体状态完全没有问题,没有心功能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按照正常时间输注。血小板输注之前要给与抗过敏的预防,预防输血的不良反应。因为担心病人会在输注的过程中会出现输血反应,所以在之前的五分钟会缓慢输注,观察病人是不是有皮疹、发热、胸闷、憋气。一般情况下,血小板的指征是安排在化疗后,预防性的输注血小板,按照规定是血小板低于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才会预防性的输注。
03:00
血液淀粉酶高是怎么回事
血液淀粉酶主要是反映急性胰腺炎,除了血清的淀粉酶,还会做尿的淀粉酶,都是反映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暴饮暴食、大量饮酒造成。急性胰腺炎最开始是胰腺外的分泌细胞出现大量水肿,严重的会出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怀疑急性胰腺炎出现急腹症时,应做血清的淀粉酶检测和尿液的淀粉酶检测。血清的淀粉酶的检测一般在发生后的8到12个小时内开始出现升高,血清淀粉酶超过500单位每升的时候,认为是阳性,主要是通过血清淀粉酶诊断病人的急腹症是否为急性胰腺炎。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是如何引起的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偏高,提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可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疾病,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存在的体积大小不等的现象,定量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抑制性参数,该参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成正相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能够反映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和代谢情况,及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情况。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若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升高,则与免疫作用导致的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增加有关,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所以,如果在血常规中发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的分布宽度降低,也要结合血液中的其他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甚至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把外周血的血液情况和骨髓中的血液形态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101818次收听

什么是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在血液中,占白细胞比例比较小,占白细胞总数的0-1%。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值范围是(0-0.1)x10^9/L。如果血常检查,发现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x10^9/L,或者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超过1%,就说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属于异常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或者是身体接触了某种过敏源,引起了过敏性反应,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64330次收听

crrt与血液透析的区别
一般来说,crrt和血液透析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这两者都是对血液进行净化。从时间上来看,crrt的净化时间更长,并且净化得更加透彻。crrt主要是结合几种血液净化的方式来地患者进行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空腹抽血早上能喝水吗
受检者需要空腹抽血时,最好不要在早上饮水。如果实在口渴难忍,就可以适当饮用一些白开水,但要严格控制饮用量。而在做抽血检查时,一定要提前注意饮食,不要饮酒,并保证十个小时以上的空腹时间,还要尽量在九点之前采血。
c反应蛋白是什么意思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是可以预测病毒感染的程度,还能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因子。如果体内的细胞升高,就需要口服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而c反应蛋白又是另外一项血液检查指标,如果数值升高,就表示有病毒感染。
小孩子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体检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很普遍的一个事情,最常见的就是验血,通过验血能够看到很多数据就比如白细胞的数值,很多家长会问,小孩子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一般炎症感染是造成白细胞偏高的主要原因,导致炎症的可能是因为感冒发烧等原因。
血常规主要检查什么病
血常规主要检查贫血、白细胞异常、血小板异常、炎症和感染、肾脏疾病等,建议前往整个医院进行该检查。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