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糍粑
小雪节气习俗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以及农历十月吃糯米糕的习俗。糯米糕是一种用糯米蒸制而成的食物。它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食物。在古代,糯米糕是南方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祀牛神的供品。俗话说,“十月朝,糯米糕被烧毁”,指的是祭祀事件。
有些地方把糯米糕做成圆形,大大小小,象征着收获、节日和团聚。有些地方也被称为年糕,这个名字也意味着好运,人们常说:“年糕,年糕,高寿命”。
材料:糯米粉300克,花生粉100克,细砂糖30+20克,适量清水,少许油(擦盘子)。
做法:将30克白糖和糯米粉混合均匀,倒入水中,调整成糯米浆;用纸巾擦一层薄油,然后将调整好的糯米浆倒入蒸汽锅中蒸15分钟,取出一点冷却;将花生粉倒入不粘锅中,用小火炒5分钟,然后加入20克白糖混合备用;用剪刀将稍冷的糯米糕切成小块,用花生粉包裹。
2.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猪迎新年”民间活动,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温暖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习俗;在“杀猪迎新年”的民间活动中,精心烹制的食物被称为“刨汤”,非常适合冬季保持健康。
杀年猪开宰年猪的嚎叫声一出来,客人们就立刻放下自己的农活,陆续赶来。男客人帮助屠夫剥掉一头肥猪,女客人帮助厨房,有一段时间农舍烟雾弥漫,快乐的门。屠夫一剥去年猪的“净边”,就把它们放在案板上。好客的主人命令屠夫切一块5公斤多的刀头好肉做“刨汤肉”。转眼间,排骨萝卜、回锅肉、肠肝胃肺、猪血旺盛,桌面上摆满了油亮香浓的“刨汤肉”菜。一顿丰盛幽趣的“刨汤肉”酒席,满桌酒席,清香四溢。
材料:猪杂、糯米、猪血、辣辽、胡椒、盐粉、小肠、猪骨、肥肉、瘦肉、萝卜、卷心菜、山泉水等。
做法:将猪内杂,如肺、水油、部分肥肉、脑髓等切碎,与糯米、猪血、少量辣辽、胡椒等香料混合成酱汁,加入适量盐粉,倒入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熟。在刨汤中加入生猪血、猪骨、肥肉、瘦肉、萝卜、白菜等,用山泉水煮,做成刨汤火锅。三分猪血七分水,直到火锅水沸腾,刨汤美味浓郁的真正味道就出来了。
3.腊味
民间有“冬腊风腌制,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过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这是加工培根的好时机。小雪节气过后,一些农民开始制作香肠和培根,用传统的方法储存多余的肉类,并在春节期间享受美味的食物。许多地方都有冬天吃培根的习俗,尤其是在南方城市。他们特别喜欢培根的味道。
小雪过后,美味的腊肉香肠成了餐桌上流行的美味佳肴。如何使炸腊肉香肠美味嫩滑?诀窍很简单:首先,用水煮腊肉香肠。其次,一定要在冷水锅里煮。只有这样,水才能慢慢渗透到肉的组织中,使原本干燥的腊肉香肠更加湿润。
广州人最喜欢用腊肉做腊肉萝卜糕、腊肉煮芋头、腊肠炒蜜豆。在秋冬寒冷的天气里,打开盛满腊肉和香肠的锅饭。米饭的香味和肉的香味扑面而来。两者无缝融合。温暖香糯的锅饭是冬天最好吃的。
吃腊肉等腌制食品时,可以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既减少了亚硝酸盐的危害,又增加了蔬菜的营养。
材料:猪肋肉(五花肉)5000克,盐100克,白砂糖190克,大曲酒85克,酱油30克。
做法:修剪、悬挂:选择肋肉,修复生长条,每块约170克,在上端刺一个小洞,以便穿绳悬挂。腌制:将各种调味料混合均匀,浸泡腌肉条约8小时。烘烤:挂肉条,在烤箱中烘烤约3天,烤箱温度为50℃。如果分为几层烘烤,则应上下更换。烘烤时不要冒烟,最好用木炭火烘烤。冷却:冷却后为成品。
4.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将开始干燥和储存干粮。乌鱼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谚语:十月豆太肥了,看不见。这意味着“豆子鱼”可以在农历十月在嘉义县的布袋上捕获。
材料:鱼、酱油、黄酒、白糖、味精、白酒等。
做法:先将鱼去鳞,然后用刀切掉鱼体上的鳍,沿胸鳍根部切掉头部。将鱼的内脏从胸部切口拉出,然后用刷子清洗腹腔,去除血污和黑膜。切成几段,加入适量酱油、黄酒、白糖、味精、白酒,浸泡15-20分钟。然后取出鱼的一段,依次放入米筛中,最后放入阳光下暴晒。一般一小时翻晒一次,一两天就能晒干。在干燥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鱼是否干燥。如果还没有完全干燥,我们应该干燥一段时间。